我國真空包裝機產業形成僅20年,基礎比較薄弱,技術和科研能力不足,發展相對滯後,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食品和包裝行業的發展。預計到2010年,國內產業總產值可能達到1300億元(現價),市場需求可能達到2000億元。如何盡快趕上並佔領這個巨大的市場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真空包裝機行業的發展現狀。我國真空包裝機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末,年產值只有70、8000萬元。僅有100多個品種。銷售總額從1994年的150億元增長到2000年,年產值300億元,產品品種從1994年的270種發展到2000年的3700種。規模化、成套化、自動化已開始出現,傳動複雜、技術含量高的設備開始出現。可以說,我國的機械生產已經滿足了國內的基本需求,並開始出口到東南亞和第三世界國家。例如,2000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27.37億美元,其中出口12.9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22.2%。出口機械品種中,食品(乳品、糕點、肉類、水果)加工機械、烤箱、包裝、貼標機、紙塑鋁複合罐生產設備等機械出口較多。製糖、釀酒、飲料等食品機械、真空包裝機等設備已開始成套出口。發展現狀就食品包裝而言,當今最常用、最基本的包裝技術分為兩大類,即填充和包裹。該灌裝方法幾乎適用於所有材料和各種包裝容器。具體來說,對於流動性好的液體、粉狀、顆粒狀物料,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即可完成包裝過程,必須輔以一定的機械作用。對於粘性較強的半流體或體積較大的單體、組合件,需採取相應的擠、推、取、放等強制措施。至於包裹方法,則與此不同。主要適用於外觀規則、剛性足夠、包裝較嚴密的單個或組合零件。柔性塑料及其複合材料(一些額外的輕質托盤、襯墊),通過機械作用包裹。近十年來,國際包裝行業十分重視提高包裝機械及整個包裝系統的通用能力和多功能集成能力,為市場上迅速發展的多元化產品提供及時、靈活的生產方式。同時,基於合理簡化包裝和優越包裝技術的實際需求,不斷探索,明顯加快了自身技術創新的步伐。特別是針對現代自動化機床的同步發展,這一點逐漸明確。要建立多元化、通用化、多功能的包裝機械新體系,首先要著力解決組合化、機電一體化的重大問題,這無疑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機械包裝代替手工包裝,大大提高了包裝效率,但包裝氾濫也成為弊病。未來,不僅是包裝,包裝機械也將朝著環保方向發展。綠色環保是未來的主旋律。包裝機械行業的發展我國包裝機械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70年代。北京商業機械研究所在學習日本包裝機械後,完成了中國第一台包裝機的製造。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包裝機械已成為機械工業十大行業之一,為我國包裝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部分包裝機械填補了國內空白,基本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部分產品還出口。我國包裝機械進口額大致相當於總產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現階段我國包裝機械行業水平還不夠高。包裝機械市場日趨壟斷。除了瓦楞包裝機械和一些小型包裝機具有一定規模和優勢外,其他包裝機械幾乎不成體系、不成規模,特別是市場上需求量較高的一些成套包裝生產線,如液體灌裝生產線、飲料包裝等容器成套設備、無菌包裝生產線等,在世界包裝機械市場上被幾大包裝機械企業集團壟斷,面對國外品牌的強勢衝擊,國內企業應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從目前情況來看,全球包裝機械需求正以每年5.3%的速度增長。美國擁有最大的包裝設備製造商,其次是日本,其他主要製造商包括德國、意大利和中國。不過,未來包裝設備產量增長最快的將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將受益於拉動內需,在發展中國家尋找合適的本土製造商,特別是投資食品加工廠和提供包裝機械設備。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國包裝機械水平提高很快,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加大,我國包裝機械也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版權所有 © 廣東智威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 保留所有權利